泉兴百科网 生活 “包考、包过、包高薪”?别让培训陷阱毁了“整理收纳师”

“包考、包过、包高薪”?别让培训陷阱毁了“整理收纳师”

文 | 汪灿

整理收纳师作为近几年涌现出的新职业之一,一直热度不减。在社交媒体上,经常可以刷到这样的视频:几名整理收纳师们一通专业利落的收拾、归类、整理,瞬间让房屋内堆积如山的凌乱物品各归各位、整洁有序。即便没有尝试过整理收纳师的服务,很多人也能感受到这一职业的实用性和前景,包括它提供的“让强迫症患者感到舒适”的情绪价值。一些有兴趣、有意愿的人由此想到一个问题:普通人可以从事这一职业吗?我要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整理收纳师?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市场供给侧敏锐捕捉到了这一需求,但遗憾的是,社会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服务中,乱象不少。据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培训机构打着整理收纳行业“有证才能上岗”的幌子,以“参加培训包过考试”“就业包分配”“轻松月入上万”等为诱饵,制造培训陷阱,引发大量投诉纠纷。很多人为此花费几千甚至上万,但等来的结局是需要多次交钱才能勉强通过考试、证书不被认可、拿到证书都接不到订单等窘境。

老实说,培训机构的一套操作并不算多高明。比如,关于执业资格认证,是有明确的规范依据的,即人社部发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其中并无“整理收纳师”的相关信息。按照要求,不在这一目录之内的职业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再比如,对于正规的培训考试,培训机构一般不会承诺“包过”“包分配”——这本身就是一种屡见不鲜的营销套路,它拿捏的是部分消费者的两种心理,一是想通过花钱“走捷径”快速通过考试,二是即便一次考不过也会因为对于沉没成本的顾及心理重蹈覆撤,轻易陷入培训机构“加钱包过”的二次陷阱。如果消费者具备一定的警惕性和信息核查能力,要想识破这两点是可以做到的。

央广网 韩雪莹 摄

但显然,面对上当受骗者不是个例而是群体,面对培训机构的任性而为甚至“空手套白狼”,不能完全苛责一些消费者“太过好骗”,正如要杜绝乱象不能完全靠培训机构的自觉自省和行业自我净化一样。站在培育和保护一种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角度,相关制度设计和监管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是可以理解的,但还是要尽快补上各个环节领域的空白,织牢织密相关防护网络。从完善整理收纳师的技能标准和管理体系建设,到规范培训机构的教材和课程;从提高从业者的理论实践水平,到提升社会大众对这一行业及其从业者的理性认知等,都应当尽早安排起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包考、包过、包高薪”?别让培训陷阱毁了“整理收纳师”

泉兴百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包考、包过、包高薪”?别让培训陷阱毁了“整理收纳师”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包考、包过、包高薪”?别让培训陷阱毁了“整理收纳师”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